分享 |
公告:众生平等,支持ADRD的反物种歧视科普;早期网络会员社区仅可浏览
国际事物联络微信:MMTH_AU - Twitter:CatsZone_ - 幸运随机资料

返回会员社区主页

猫咪为何尝不到“甜头”? (解密)

[逸之狐] 于2007-02-15 20:53:50发布
 ■西安旅美生物学女博士揭开猫科动物挑食秘密
  ■猫咪挑食是因为猫科动物基因存在缺陷,无“甜味味觉”
  ■此成果对研究肥胖症、糖尿病等有重要意义
  猫以馋嘴贪吃出名,但却不喜欢巧克力,原因何在呢?美国费城的莫乃尔化学感觉中心以华裔生物物理女博士LiXia领导的科研小组日前对猫科动物的甜味



基因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某些猫科动物,如家猫及野生的狮子、老虎和豹子等均缺少对甜味的兴趣,是由于它们的基因存在缺陷,没有“甜味味觉”。该研究成果在国外被广泛报道,并引起轰动,《纽约时报》、《科学美国人》、BBC等都曾对此研究成果进行专门报道。
  在国内媒体的很多翻译报道中,“LiXia”被音译为“李夏”。但其实,这位“LiXia”真名叫做李霞,是地地道道的西安人。李霞女士今年40岁,家在西安西郊,是西北大学83级生物系的毕业生,后又在西大任教,1997年赴美国费城莫乃尔化学感觉中心读博士后。近日,记者通过李霞的小学同学辗转联系到李霞本人,对身在美国费城的李霞进行了越洋电话采访。
  为何研究
  始于25年前的困扰
  “25年前,我的导师约瑟夫?布兰德在费城动物园近距离观察大型猫科动物的饮食习惯时,就被这个问题困扰,老虎、豹子等猫科动物对甜食好像没有一点兴趣。我1997年到美国读博士后,也觉得这个课题很有意思,想把这个原因找出来。”李霞在越洋电话中说:“除了猫科动物,地球上几乎所有哺乳动物都能不同程度地品尝到甜味,惟独猫科动物没有‘甜味味觉’,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为了进行此项研究,李霞的课题小组不仅观察了大量猫咪的习惯,还从包括老虎和印度豹在内的6只猫科动物身上提取了唾液和血液样本。
  惊讶发现
  基因缺失导致无“甜味味觉”
  据了解,所有哺乳动物的舌头上都有感受器细胞,正是这些细胞传送味觉信号给大脑进行处理。感受器细胞被集中在一起,形成味蕾。人类的一个味蕾由50到100个感受器细胞组成,可以感知5种主要的味觉:咸味、酸味、甜味、苦味和皂味(皂味是味精和一些发酵的豆类食品产生的味道),其他动物也是这样的,但惟独猫科动物没有“甜味受体”。李霞的研究找出了其中的秘密。
  李霞告诉记者,猫科动物的甜味基因的缺失,导致在猫科动物中,被甜味受体接收的信息不能传回大脑。这种基因叫假基因,就像分子化石,它曾经编码过有功能的蛋白,后来在进化过程中,这种功能退化了。
  “因祸得福”
  猫科动物因“挑食”而“凶猛”
  猫“挑食”这个习惯是不能改变的。而且,大多数猫科动物都很凶猛,也与“挑食”这个习惯有关。
  李霞告诉记者,生命的特性之一是从环境中获取营养,在动物那里这种获取行为一般是主动的,营养对象则是丰富多彩的。在一个生存环境中,动物的食性上越广泛,对环境条件适应幅度越大;而那些狭食性动物往往生态价值较低。丧失了品尝甜味的味蕾,反而“因祸得福”,迫使早期的猫科动物培养出超常的捕猎本领,否则它们无法生存,因为单一的肉类食谱远比杂食食谱的营养低。
  有何价值找到治疗人类一些疾病新途径
  李霞认为,从营养学的角度看,由于猫在户外摄取的食物只含有非常少的碳水化合物,因此它强烈地需要一种高蛋白质的食物,或许猫将教会我们人类对饮食的一些需求原则。
  “发现猫科动物‘甜味味觉’基因缺失,这项研究成果可以帮助人们进一步了解与饮食有关的人类疾病以及饮食如何影响进化,比如肥胖症、糖尿病等,这些不仅仅是由过度喜好甜食造成的。”李霞介绍说:“尽管不爱甜食,一些猫照样能长得很胖。人们可以找到维护身体健康和治疗一些疾病的新途径。”本报记者 张延龙 宁峰 

try
{
showAd(3,0,1);
}
catch(ex){}


CatsZone是杭州及周边地区的流浪动物救助平台

了解CatsZone

CatsZone大事记录

CatsZone伴侣动物领养记录

CatsZone出版物

在CatsZone网站内搜索(使用Google)

CatsZone宣传教育活动

CatsZone网络会员社区

2005“关爱身边的小动物——创建绿色和谐社会”
浙江省高校大型公益科普巡展

儿童站点

我要领养伴侣动物

我有救援的伴侣动物求领养

友情链接


© CatsZone 杭州流浪猫救助平台
联系邮件: info@CatsZone.GoodEasy.info 在线咨询